電纜識別儀/電纜識別器 型號:DP-XC-202S 電纜識別儀/電纜識別器 型號:DP-XC-202S產品簡介 本儀器是用于將某定電纜從束電纜中識別出來的用儀器。它在識別某定電纜時除了將電流方向作為標準,還將電流幅度值作為判斷標準,這種雙重判斷標準更可靠準確地識別電纜。它是小型化手提式,緊湊型儀器,裝在鋁合金箱內,由個信號發生器,個帶傳感器的接收機及連線構成。 電纜識別儀/電纜識別器 型號:DP-XC-202S指標 信號發生器: 電源:AC220V 50HZ 功率:1.5KVA 方式:間歇調制 信號接收器: 檢測:方向及大小 冉紹爾-湯森效應實驗儀 型號;DP-FD-RTE-A 1912年,德物理學家卡.冉紹爾(Carl Ramsauer)在研究電子與氣體原子的碰撞中,發現碰撞截面的大小與電子的速度有關。當電子能量較時,氬原子的截面散射截面隨著電子能量的降低而增大;當電子能量小于十幾個電子伏后,發現散射截面卻隨著電子的能量的降低而迅速減小。1922年,英卡文迪許實驗室的J.S.湯森(J.S.Townsend)也發現了類似的現象。在經典理論中。散射截面與電子的運動速度無關,而冉紹爾與湯森的實驗結果表明它們是相關的。這只能用量子力學才能作出滿意的解釋。 冉紹爾-湯森效應實驗儀操作方便,結構合理,實驗數據穩定,既可以通過交流測量、示波器觀察 IP -VA 和IS -VA 曲線,也可以測量散射幾率與電子速度的關系,通過改實驗儀器可以成以下內容: 1.了解電子碰撞管的原則,掌握電子與原子的碰撞規則和測量的原子散射截面的方法。 2.測量低能電子與氣體原子的散射幾率與電子速度的關系。 3.計算氣體原子的有效彈性散射截面;測定散射幾率或散射截面Z小時的電子能量。 4.驗證冉紹爾 -湯森效應,并用量子力學理論加以解釋。 實驗儀主要由電源組、微電流計以及電子碰撞管組成,主要參數如下: 1.電源組 燈絲電源 0-5V(連續可調) 加速電源 0-15V(連續可調) 補償電源 0-5V(連續可調) 2.微電流計 透射電流 2uA 、20uA 、200uA三檔 三位半顯示 散射電流 20uA 、200uA、 2mA 、20mA四檔 三位半顯示 核磁共振儀 型號;DP-FD-CNMR-I 當受到強磁場加速的原子束加以個已知頻率的弱振蕩磁場時原子核就要吸收某些頻率的能量,同時躍遷到較的磁場亞層中。通過測定原子束在頻率逐漸變化的磁場中的強度,就可測定原子核吸收頻率的大小。這種起初被用于氣體物質,后來通過斯坦福的 F.布絡赫和哈佛大學的E•M•珀塞爾的工作擴大應用到液體和固體。布絡赫小組*次測定了水中質子的共振吸收,而珀塞爾小組*次測定了固態鏈烷烴中質子的共振吸收,兩人因此獲得了1952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自從1946年行這些研究以來,由于核磁共振的方法和可以深入物質內部而不破壞樣品,并且具有迅速、準確、分辨率等優點,所以得到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 我公司的 DP-FD-CNMR-I型核磁共振實驗儀由邊限振蕩器、磁場掃描電源、磁鐵以及外購頻率計、示波器等組成,它具有調節方便、信噪比、教學效果直觀等點。是大院校優良的近代物理實驗教學儀器。 應用該儀器可以成以下實驗: 1.觀察氫核的核磁共振現象,通過法測量氟核的旋磁比、朗德 G因子以及核磁矩等參數; 2.選擇不同樣品,觀察磁場均勻性對信號尾波的影響。 3.通過核磁共振實驗,測量磁場,并學習校準斯拉計的方法。(選做) 儀器主要參數: 1.測量樣品 六種,(攙雜不同的順磁離子)可以測量氫核和氟核兩種原子核 2.信噪比 40dB 3.振蕩頻率 17MHz-23MHz,可調 4.磁場均勻度于 5×10 -6 ,磁隙18mm左右 5.信號幅度 氫核大于120mV,氟核大于15mV 連續波核磁共振實驗儀 型號;DP-FD-CNMR-B 我公司的 DP-FD-CNMR-B 型核磁共振實驗儀由均勻度磁鐵、實驗主機以及外購頻率計、示波器等組成,它具有調節方便、信噪比、教學效果直觀等點。是大院校優良的近代物理實驗教學儀器。儀器具有以下點: 1 )實驗樣品種類多,調換方便, 2 )共振波形幅度大,示波器上易觀察, 3 )磁鐵經過殊加工,均勻度,共振信號尾波個數多, 4 )開放式磁鐵形態,可以清楚觀察磁鐵結構,了解調場線圈和掃場線圈的作用,可以自由調節樣品位置,了解磁場均勻性對共振信號的影響, 5 )振蕩器和檢波器經過精心,信噪比,頻率穩定性好, 6 )磁場可以連續調節,增加了測量數據點,可以測量原子核各參數, 7 )同種實驗樣品含有 H 和 F 兩種原子核,不用調換樣品即可用法測量 F 原子核的 g 因子、旋磁比等參數, 8) 增加了精度毫計,可以用核磁共振方法來校正毫計,學習核磁共振在磁場測量中的應用。 應用該儀器可以成以下實驗: • 觀察氫核的核磁共振現象,通過法測量氟核的旋磁比、朗德 G 因子以及核磁矩等參數; • 選擇不同樣品,觀察磁場均勻性對信號尾波的影響。 • 通過核磁共振實驗,測量磁場,并學習用核磁共振方法校準毫計。 儀器主要參數: • 測量原子核 氫核和氟核 • 信噪比 優于 46dB ( H ) • 振蕩頻率 范圍 17MHz - 23MHz ,連續可調 • 磁鐵磁 直徑 100mm ,間隙 20mm • 信號幅度 H>5V,F>300mV • 磁鐵均勻度 優于 8ppm • 磁場調節 調節范圍 160Gs( 調場線圈 ) • 尾波個數 大于 15 個 脈沖核磁共振儀 型號;DP-FD-PNMR-I 早在 1946年,布洛赫(F.Bloch)就指出,在共振條件下施加短脈沖射頻場作用于核自旋系統,在射頻脈沖消失后,可以檢測到核感應信號。年輕的哈恩(E.L.Hahn)在當研究生時就致力于這研究,1950年他觀察到自由感應衰減信號(簡稱FID信號),并且發現了自旋回波。但是限于當時的條件,脈沖核磁共振早期發展非常緩慢,直到計算機和傅立葉變換迅速發展之后,恩斯(R.R.Ernst)于1966年了脈沖傅立葉變換核磁共振(PFT-PNMR),這將瞬態的FID信號轉變為穩態的NMR波譜,導致了核磁共振突飛猛的發展,目前廣泛應用于分析測試的NMR譜儀,醫學診斷中應用的NMR成像,都是PFT-NMR取得的成果,為此,恩斯榮獲1991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應用我公司的 DP-FD-PNMR-I型脈沖核磁共振儀,可以步了解核磁共振的實際應用,學習脈沖核磁共振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通過觀察核磁矩對射頻脈沖的響應加深對馳豫過程的理解,而學會用基本脈沖序列來測量液體樣品的橫向和縱向馳豫時間。 應用該儀器可以成以下實驗: 1.學習脈沖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 2.觀察樣品的自由衰減信號( FID信號),了解磁場均勻性對共振信號的影響。 3.觀察自旋回波信號,測量樣品的橫向馳豫時間。 4.用反轉恢復法或飽和恢復法測量樣品的縱向馳豫時間。(選做) 儀器主要參數: 1.共振頻率: 20MHz 脈沖功率:0.3W 2.開關放大器增益 大于 20dB 鎖相放大器增益 大于40dB 3.配有含有氫核的樣品:水、丙三醇等 注:產品詳細介紹資料和上面顯示產品圖片是相對應的 |